微生物实验中,环境控制为阳性,产品结果为阴性,怎么调查和控制呢?
QC
在做微生物限度检测时,超净工作台(A级)的环境监测为阳性,但是检测出来的产品(产品没有抑菌性)是阴性的。请问这种情况各位有遇到过吗?如何进行调查和防范呢?在检测过程中,是否有刻意去控制人员双手或物品进出工作台的频率呢
2024-05-27 20:06 用户8f36     
4个回答

无菌检验(包括过程中的环境监测)都是概率性的问题。

①如果环境和样品都为阳性,则样品的阳性可能来自环境或样品本身,可能需要进一步区分;

②如果环境阳性,样品阴性,可能样品本身就是阴性的,环境的阳性来自人员/物料等的污染,因为无菌操作过程中采用薄膜过滤法,内容物与环境有一定的隔离;

导致环境阳性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需要调查人员的操作情况/物料进出和消毒的情况/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当然还有超净台的清洁消毒和设备本身的性能。

2024-06-01 16:29 亦心     

1、不知道供试品检测结果为阴性,是没长还是长了,但是计数是符合规定的。

2、ChP2020年版的1105: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洁净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试验环境应符合要求,是微生物限度试验有效的前提条件。

故,该结果肯定是需要调查的。

可参考指导原则:PDA TR88报告《Microbial Data Deviation Investiga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鉴于是环境监测异常,只是实验室阶段,不涉及生产阶段。

调查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1、确认检测人员资质,洁净区行为规范相关培训等;2、与检测人员沟通回顾,回忆当天实验室空调系统,工作台,培养基等的状态;3、回忆当天操作细节,如果里面有监控,可以查一下监控;4、当天试验的其它样品的结果,与历史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5、菌种鉴定,不知道企业是否有菌种库,如果有条件可以追溯一下来源,没有的话可以根据形态,革兰氏染色大概判断一下是什么菌。

2024-05-28 21:32 红秀     

环境呈现阳性,表明检测过程中发生了污染,污染可能来自工作台内部本身、样品称量过程中导致、样品外包装袋导致、监测过程中外来器具表面消毒不合理导致、实验员手部消毒不合理导致,有监控记录的话查看下监控,如果是首次发生且实验人员不是首次处理这些事情,可以跟实验员面谈整个过程。同时关注下实验员健康情况、卫生情况、更衣情况的。如果是上述条件导致,可能表明某一流程不完善需要增加措施。
环境阳性表明是有外来污染,如果经常出现,建议对背景环境进行大的清洁,如果是首次出现,可以按照上面调查。
如果想要调查清楚,可以对该未知微生物进行鉴别、并对工作台、背景环境进行取样,以确认是否为洁净区内微生物导致(也只能提供可能原因)。

2024-05-28 15:33 用户pidx     

在微生物限度检测过程中,如果超净工作台(A级)的环境监测为阳性,但产品本身检测为阴性,这可能表明污染源并非来自产品,而是与实验室环境或操作过程有关。根据PDA TR88技术报告中提到的实验室调查(阶段I)部分,首先要确认的是实验室样品的完整性、检验人员的资质和经验、检验设备和材料的适用性、环境控制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微生物鉴别也是关键步骤,需要对偏差相关的分离菌进行鉴别。如果实验室调查未能发现导致偏差的原因,接下来需要进行生产调查(阶段II),这可能涉及对生产区域的评估、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检查,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或偏差的回顾。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如鱼骨图,可以帮助识别所有可能的污染源,并评估它们对事件的潜在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需要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24-05-28 09:02 xu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