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差调查的几个疑问,1. 调查过程需要记录,这个记录是否必须有,是否必须手写?2.OOSOOT转生产是按照oosoot体系管理,还是转入偏差体系管理
QA
1. 调查过程需要记录,这个记录是否必须手写? 实际调查过程,并不会实时记录,尤其像无菌生产对文件控制严格,记录表并不会带车间去,都是回忆整理调查内容,再填写调查记录表。虽然理论上GMP记录应该边调查边记录,但是实际执行就是做不到。

2.OOSOOT实验室调查未发现问题会转入生产调查,如果一个序列5个批次给号是根据批次给号5个,转生产偏差调查后是否也必须5个编号各自填一份生产偏差上报表,还是可以同时5个oosoot写在一份生产偏差上报表里(我们公司偏差有上报表,调查记录表,和调查报告,其中上报表考虑到根本原因未明确所以不合并,调查记录和生产偏差调查报告都是合并的),感觉很累赘,尤其是签字。
2023-12-04 22:23 YoyoXU     
6个回答

1-法规并未明确要求偏差必须要有调查过程的记录,但必须要有偏差调查报告,通常偏差规程设计有偏差通知单(偏差发现)、调查审批表。边调查边写记录,太形式化,有些偏差涉及跨部门多个人员的,且偏差调查一般成立团队协作调查,边调查边写记录不切实际,关键还是在于《偏差调查报告》其内容的来源自客观事实,比如现场记录、监控视频、照片、监测的数据、人员访谈等,调查内容全面、合乎逻辑。至于偏差过程调查记录,还没遇到过监管有提出要求的,切忌舍本逐末。

  • 第二百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偏差处理的操作规程,规定偏差的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并有相应的记录。
  • 第二百五十条 任何偏离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均应当有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有清楚的说明,重大偏差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彻底调查,并有调查报告。偏差调查报告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的指定人员审核并签字。
    企业还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防止类似偏差的再次发生。
  • 第二百五十一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偏差的分类,保存偏差调查、处理的文件和记录。

2-OOS/OOT与偏差的关系,参考FDA发布的OOS指南,OOS第二阶段全面调查包括生产模块的调查,即OOS可以不需再转到偏差系统。OOS和偏差系统,本质是一个调查工具或流程,在OOS第二阶段规范好职责和分工,没必要链接到偏差系统又重新发起流程。

Investigating Out-of-Specification (OOS) Test Results for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 Level 2 revision Guidance for Industry 1药品生产中 OOS 检测结果的调查-2级修订 行业指南

2023-12-09 09:48 夏博良     
YoyoXU 2023-12-19 21:10

第二百四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偏差处理的操作规程,规定偏差的报告、记录、调查、处理以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并有相应的记录。这里的记录,是否可以直接理解为调查报告呢?调查报告包含了事件描述,调查内容,结论和评估。其实虽然目前我们公司有那么多偏差文件(偏差调查记录表,偏差调查表,偏差调查报告),内容其实都是复制粘贴,只是说每个文件意义不同,真的感觉有点舍本逐末,偏偏制定了要取消又需要合理的理由,往往一些流程就难以简化。

1.调查过程需要记录,但不需要手写,调查的形式包含现场、文件回顾、视频回顾、面谈、检测或验证等,只需要提供相应的范围或证据即可

2.这个主要看你的实验室OOS和偏差调查的流程,如果是5个OOS项目都是一致的,只是不同批号,偏差调查是可以合并的,但是偏差上报表需要按照批号进行上报,分发同一偏差编号。

2023-12-11 11:37 圣人有点冷     

对于问题 1,不是必须手写. 使用经验证的电子系统可以在系统内填写. 有些必要的访谈,可以通过签字的方式进行确认 (如需要)

问题2,OOS调查和生产调查应该是独立的调查系统和报告;没太理解问题中给号是什么意思;在生产调查报告中,实验室调查部分可以索引或连接到OOS调查. 不用再一一展开, 重复填写一遍.

供参考

2023-12-05 18:59 雨霖     

OOS/OOT调查可以理解为实验室部分的偏差调查,发生OOS/OOT后,通过OOS/OOT调查排查实验室导致偏差的可能。确定是OOS/OOT后(排除实验室部分,确定是样品本身问题后)生产或其他部分的调查采用偏差的形式进行。

调查过程的记录及5个样品的合并,需要根据公司内部SOP的要求进行,如果SOP规定一定要手写,则必须采用手写。但是随着现在信息化的发展,电子记录越来越多,所以也可以采用电子填写。

关于“回忆整理调查内容”这一项,涉及数据完整性的要求,需要有相关的实时记录或者相关的证据证实,而不是简单的“回忆”,此项参照DI的要求。

2023-12-05 19:40 亦心     

  1. 偏差调查过程需要记录下来,这个“记录”是一个动词,所记录的内容的最终呈现形式可以是《调查记录表》或《调查报告》。如果是《调查记录表》,按照GMP要求应及时填写。《调查记录表》传递进入无菌车间时应当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理论上批生产记录能传递进入的地方,《调查记录表》也可以传递进入。如果是《调查报告》,就不一定必须手写,但需要保证《调查报告》是由适当的人员起草、经过了质量管理部门的指定人员的审核,同时相关人员均有签名并注明日期。
  2. 可以同时将5个OOS写在一份生产偏差上报表里,写明合并的具体理由即可,例如原因为同属于一个序列。减少不必要的签字,降本增效。

2023-12-05 14:40 jan86     

1. 我们应尽量减少手写的记录,打印的内容便于识别、存档。手写其实也是说话后,通过记忆再手写出来的。既然是调查,说明事情已经发生了,本身就是回忆,又何必纠结调查过程是不是回忆呢?可以形成调查方案做成表格,现场填写一下,也可以事后回忆打印出来,由所有涉及人员补充修订,然后所有人员签字确认。如果采用录音、摄像等方式也可以,但认为没必要。手写不是不行,只是感觉看着别扭。

2. 你已经感觉使用起来不方便,那就还是有问题的,这是可以调整的,OOSOOT和偏差更注重流程的链接性,形式企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吧。一个序列5个批次OOS全部转生产偏差,虽然不排除各有各的原因,但大概率是同一问题,合并我认为是可以的,只是要偏差描述中要把这5批的情况都说明一下。链接上你的OOS,原因调查时,调查结论要能解释5批的所有现象。写5个生产偏差也是可以的,但是看就着麻烦,有点浪费精力。

2023-12-05 12:48 任刁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