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级洁净区非无菌原料药要求检测内毒素!
生产管理
如何控制?措施有哪些?如何写风险评估报告?
2023-07-23 23:00 Aawer     
4个回答

在D级洁净区(非无菌区域)中生产的非无菌原料药,要对内毒素进行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原辅料控制。2. 生产设备和环境控制。3. 有效的人员培训。4.  数据分析和趋势监控。

2023-07-28 10:35 Stark     

在D级洁净区内使用非无菌原料药时,需要对内毒素进行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控制措施:

选择优质供应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从他们那里获得高质量的原料药,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内毒素测试的结果。

内毒素测试:对每批非无菌原料药进行内毒素测试,确保其符合规定的限制。内毒素测试通常使用LAL(Limb Lysate Amoebocyte)试剂,这是一种常用的内毒素检测方法。

严格记录和跟踪:建立完整的记录和跟踪系统,记录每批原料药的内毒素测试结果,确保跟踪到达药品制造的每个步骤。

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内毒素污染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是对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文档。在编写风险评估报告时,可以考虑以下步骤:

风险辨识:识别可能导致内毒素污染的因素,例如原料药的来源、供应链、生产过程、操作环境等。

风险评估:对辨识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评估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潜在影响。

风险控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内毒素测试、供应商选择、设备清洁和消毒等,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监控:制定监控措施,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确保实施过程的符合性。

风险通信:将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有效地沟通给相关利益相关方,确保他们了解风险和控制措施的重要性。

2023-07-28 21:37 xunger     

风险评估应基于使用方的用途,如果是用于注射剂生产,一般是配制后除菌过滤、灌装,这些步骤是不能除去内毒素的,所以要求原料药生产商控制内毒素。注射剂厂家如果购买免洗胶塞,同样也要求胶塞生产商控制内毒素。这些要求应该在质量协议中约定,控制措施应根据原料药的工艺研究开发。

2023-07-24 17:57 Sumei     

对于最终用途是注射剂的非无菌原料药,是需要检测细菌内毒素的,这个和做风险评估无关。

细菌内毒素的来源主要是原辅料(例如最后一步精制过程使用的物料),包括水(水的标准),设备的清洁(清洁程序是否有效,是否能有效避免微生物的滋生),环境控制(环境监测情况),过滤滤器(滤器的更换频率,完整性测试等)等,风险评估可以考虑,具体建议参考识林关键词“内毒素”

2023-07-24 09:31 C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