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鉴别项是不是必须建立?
QAQC注册申报生产管理

请教一下,在原料药生产中,物料的质量标准中,通常需要鉴别项是的吧?有没有不需要鉴别项的?比如回收溶剂,也是物料的一种,还有必要建立鉴别项目吗?如果需要依据是什么?

2023-05-22 19:28 匿名     
Zhhui1 2023-05-24 15:18

根据 GMP 附录2 原料药 第十五条 应当对每批物料至少做一项鉴别试验。第十六条 工艺助剂、有害或有剧毒的原料、其它特殊物料或转移到本企业另一生产场地的物料可以免检。对于回收溶剂,如果不想检测鉴别项目,可以通过评估,从开始回收到使用工序,是否存在混淆和差错的风险,如果没有,可以不检测鉴别项目。

3个回答

可以参考本站收录的以下文献:

The GMP requirements of solvent recovery in synthetic drug substances production

2022-12-26

2023-05-24 20:07 亦心     

坦率地讲,作为“资深”QA人员,浸淫在新药研发实验室很多年。特别不愿意回答法律法规或者指南要求是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总是感觉是一种对其专业能力的不信任感。

也就是说,你只要是拿出了所谓的依据,那么不管是谁拿出来的,都是厉害的?

最为根本的道理,我们搞药品生产也好,新药研发也罢,其实都是围绕药品的三性展开研发,生产和管理的。并且作为监管方,也是需要紧紧围绕这个三性。只不过不同的角色和定位,在其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更自觉不自觉的去和自身的利益挂钩。可能会脱离其本来的三性。

经常会了一个所谓的依据转换成相互攻击,并且对于能够把法律法规和指南如数家珍的人奉为上宾。但是我们其实比较推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可能并没有去过多考虑。或者这三性,显得有些学院派作风,尤其是在企业里面,是不是并不吃香呢。

然而我们对我们熟悉的世界可能并不熟悉,即便是对具体的,比如某种物料,很难一个标准锁定其性质的。通常是需要多个维度锁定。也就是说,尤其是医药行业,都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那么我们更不应该仅仅从某个自己认为关键的指标就确定其“身份”。

也就是即便是我们认为不是特别关键的一些中控指标,一个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需要采用两种测量手段来锁定其基本性质。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采取一个外观,一个是纯度或含量来锁定这个物料的质量状态。

记得三聚氰胺,就是因为检测指标过于单薄,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质量漏洞,毒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造成难以换回的结局。

因此:需要鉴别项。

依据:我知道,但是我懒得找。

2023-05-23 21:03 牧魂     

生产用物料鉴别项在通常情况下是必要的,而且好的标准需要尽可能的避免引入风险,例如齐二药的二甘醇事件,就是物料控制的问题。你提到的回收溶剂相对特殊,但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回收过程中物质保持稳定不变,否则还是需要鉴别项,因为回收过程中也可能引起氧化或分解等变化。

2023-05-23 22:17 Alex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