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b)(2),或者说改良新药物,到底值不值得做呢?
注册申报

505(b)(2),或者说改良新药物,到底值不值得做呢?大家怎么考虑的?

2022-11-26 09:43 匿名     
2个回答

真正的新药研发,不知道有几成。然后在这几成当中,又有多少品种真正有价值,也就说对患者和市场来说,确实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

另外,新药研发人员,包括资本力量,都在向其他风口转移。

个人看法,做不做,更多的是看老板。

2022-11-26 12:07 牧魂     

在微信公号上看到“喜马拉雅”写得一篇不错的文章,略作总结。这十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至少可以提高思路,供参考:

第一:【原研不留好机会】随着新药研发技术的不断提升,原研公司在新药设计的时候普遍重视一步到位,通过分子设计就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药代动力学存在的不足,适合开发缓控释制剂的分子越来越少,近年来FDA批准的缓控释制剂产品也明显减少,部分年份甚至没有了;

第二:【载药技术已不是壁垒】通过载药技术提升药物的门槛是跨国仿制药巨头甩开竞争锋芒,保障利润的有效方式,但近年来印度的仿制药企业普遍掌握了大部分载药技术,这种门槛效应也就越来越小,高门槛仿制药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药价不断走低,美国高端口服制剂市场正在快速萎缩,载药技术公司逐渐不再被资本重视;

第三:【难卖难报销】505(b)2虽然不强调临床优势,但也不像仿制药一样,有优先使用优先报销的原则,而是有独立的NDC码,需要自行做市场推广,而且有临床获益才能进各州的报销目录,所以没有明显的治疗获益证据,很难获得医保的报销,市场也很难做大。事实上,FDA在2000-2020年间批准的505(b)2制剂中,超过一半在IMS数据库中都没有销售额。

第四:【原研自己改良事半功倍】505b2制剂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产品是凤毛麟角,而这些产品中大部分是原研公司开发的。原研公司进行剂型升级的目的是延长生命周期,在普通制剂专利到期前夕推出缓控释制剂,然后改变推广方案,可以将医生从处方顺利地由普通制剂过度为改良型制剂,所以很快可以产生大规模的销售额。然而第三方开发的505b2却不同,做大市场非常困难,除非临床优势真的非常巨大。

第五:【新载药技术难得一见】近年来,载药技术创新发展缓慢,而八九十年代所发展起来的载药技术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这种技术的稀缺性越来越薄弱,这是ALZA、Biovail、Ivax、Impax等著名载药公司相继衰落或易主的根本原因。

第六:【国内改良新门槛更高】我国的改良型新药(2类)并不同于美国的505b2,更强调临床优势,如果没有突出的临床优势,很可能因立项依据不足而被CDE拒之门外,所以我们选品很重要,要弄清楚为“改”而改,还是为“良”而改;

第七:【生物药的改良新更非痛点】生物技术兴起,资本目光普遍转向了生物药,而生物药对载药技术的依赖度较小;

第八:【不要只盯着改剂型】虽然分子设计技术的提高,让新药药动学改良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我国市场相比美国,有一定滞后性,且改剂型之外,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用法、新复方制剂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实吉利德就是主要靠开发新复方制剂迅速做大的公司;

第九:【国内也不好卖,但要看怎么卖】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控费意愿非常强烈,改良型新药很难在集采和医保市场获得明显的优势。但是,我国人均收入在快速提升,消费升级是必然的趋势,改良型制剂应注重高端消费群体,自主开发市场。而产品的开发策略,可以参考日本。

第十:【再怎么鼓吹,国内改良新也屈指可数】我国的仿制药公司很多,但改良型新药的市场很难有众多报告上“鼓吹”的那么大,只适合少数企业布局,并不能大家一窝蜂的涌入。否则低质量重复必然会上升为高质量重复,最终谁也得不到好处。鄙人认为,大中型企业要把全部未来都押注在改良型新药的想法不靠谱,需要各种战略多管齐下,对于机会型的初创型小企业而言,或许路径可以走通,但也充满坎坷。

2022-11-26 09:50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