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原料药生产线新增加生产品种在什么时间节点发起变更比较合适?
生产管理

现有的原料药GMP生产线,计划引入增加新品种,但是这个品种刚完成小试研究,计划中试、放大批也在这条线上进行,那么发起变更的时间节点是在中试之前合适,还是完成了中试、放大批之后计划进行工艺验证批之前合适呢?
按理说工艺验证批之前都算是研发阶段,到了工艺验证批才是比较严格的GMP管理;但是中试在GMP线上进行,按GMP管理也是应该,在中试前发起变更也说得通;如果中试进行多次,并且期间有工艺调整等,似乎又涉及到变更,不太好处理。

2022-08-30 09:04 雨林     
5个回答

        变更主要是针对当前的受控状态来考虑的,在变更的计划实施之前都是可以的,唯一的差别在于变更管控的范围(中试+验证or中试、验证)和单个变更周期(时间)的长短,不影响该变更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数据的管理(注意小试、中试相关的设备、记录也得满足数据完整性的要求——注册核查的时候也会检查)。

        中试过程中的工艺调整是正常的,出现调整前和后如何处理,主要在于是否有文件(或者文件有规定中试过程出现工艺调整是怎么处理),可以简化流程,进行记录+确认,因此中试方案和验证方案也是有差异的。关于GMP的管理,准确来说,是从提交注册申报的时间及注册申报的内容来开始的,再后面的管理就要遵循GMP的要求了。

        总之,原料药生产线新增品种,可以根据公司文件规定、整个项目的规划来考虑提交变更的范围和时间节点。

       

2022-09-17 15:46 Brains     

先进行共线风险评估,风险可控后,在产品引入到生产线生产(中试)前提起引入变更,因为一旦到生产线上生产,可能会影响这条生产线的布局和管理,还需要检查一些措施是否已完成,如清洁方法开发、工艺文件是否起草完成等等。

2022-09-01 21:54 匿名     

这个变更跟新品种所处的什么研发阶段没有直接关系。

现有原料药GMP生产线上新增任何东西,都是需要按照GMP变更管理要求进行变更,并评估对现有API的影响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至于说,这个新品种该怎么管理,总体而言是按照品种的所处的研发阶段而定的,一旦注册申报/备案,之后,其实基本上按照GMP的要求进行管理了。最好的做法是进行技术转移,完全交付给工厂进行生产和检测放行。但是呢,由于是关联相关制剂产品,受制剂产品的研发进度而影响,那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其中相应的该品种的变更管理是按照GMP附录(临床样品制备)的要求进行的。以及需要提交年报。

只不过,上述期间的不同阶段,质量体系与商业化生产还是有差异的,如果是一个体系,那么通常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去处理。或者需要修订商业化GMP体系,延生到研发阶段。而且呢,研发阶段的现场核查和GMP符合性检查,还是有些差异的。

当然,EHS等问题,对于API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可能一个EHS问题就卡住了新品种的研发进程。

2022-08-30 21:07 牧魂     

GMP大生产之前阶段由研发、小试、中试等生产,前期生产过程中对于工艺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工艺变化可能比较大,摸索阶段。最好在中试完成后,工艺条件稳定的时候在进行。还有就是如果需要引入新品种,必须保证清洁有效的情况下进行,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2022-08-30 11:09 阳光蒲照     

中试前合适。

需要评估共线质量风险,安全环保风险(是否引入新试剂、杂质-尤其是基因毒性杂质等)。当然,中试阶段也可以改工艺(处方、配比、参数),但API不会变,路线基本不会变,所以前期评估大概率不用开展二次评估;如果改动很大,可能需要开展二次甚至多次评估。

另外,如果中试后确定工艺再开展变更,那么中试阶段的交叉污染怎么评估和控制?期间的安全环保问题如何解决等?

2022-08-30 13:31 Ding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