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浓配加稀配变更成一步稀配,变更怎么评估分级
QA
注射剂两步配制变成一步配制,变更怎么评估分类,报告备案还是补充申请
2022-07-13 22:04 Puql     
3个回答

补充一点(简单的搬运法规,其实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上市前和上市后的变更管理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是上市前,没有进入临床,那么只需要按照内部的管理做法,或者只需要在实验记录或者批生产记录中记录这种变化。如果已经进入临床,那么要按照临床期间的变更管理要求去评估,就这种情况,可能属于一般变更。当然需要综合评估你们的实际情况,比如是不是属于关键步骤,涉及关键工艺参数,是否涉及中间产品的检测等,会不会增加了负荷等等。如果评估一般,那么只要在DSUR中体现这种变化即可。当然稳定性考察,还是需要的。如果是属于重大变更(可能性不大),那需要向监管方报备,是否允许这种变更。

如果是上市后再进行变更,因为处方工艺已经经过批准。那么这种变化,可能需要更具体的细节才可能去判断了。这相当于你改变了原来的处方工艺。那么建议去咨询一下省局,看他们的建议,或者去查找省局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各个省局或多或少都提供了一些具体变更案例)。

2022-07-15 18:47 牧魂     

回答:

今天特意去翻了一下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五、变更制剂生产工艺

制剂生产工艺变更主要包括变更制剂生产过程及工艺参数、变更原料药内控标准/制剂中间体内控标准或生产过程控制、变更制剂生产设备等。

制剂生产工艺发生变更后,需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评估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研究工作宜根据以下方面综合进行:①变更对制剂的影响程度。②制剂生产工艺的复杂难易。③制剂剂型等。

微小变更:(1)增加新的生产过程控制方法、制订更严格的质控标准(包括原料药内控标准/制剂中间体内控标准或生产过程控制),以更好地控制药品生产和保证药品质量。如果上述变更是因为制剂生产过程中出现工艺缺陷或稳定性问题而进行的,应按照重大变更进行申报。

变更需开展的工作:(1)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对变更后的工艺进行研究。

(2)对变更后一批样品进行检验,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3)对变更后首批样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并在年报中报告该批样品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数据。

中等变更:对于无菌制剂,包括以下情形:

①采用终端灭菌工艺生产的无菌制剂,取消中间过程的滤过环节,或变更过滤器的材料和孔径;
②变更除菌过滤过程的滤过参数(包括流速、压力、时间、或体积,但孔径不变),且超出原批准范围的。
③从单一过滤器改为两个无菌级过滤器串联。

(1)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对变更后的工艺进行研究和/或验证。

对于无菌制剂,如变更可能影响无菌保障水平的,还需进行无菌/灭菌工艺验证。

(2)提供变更后一批样品的批生产记录

(3)对变更前后的样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变更前后样品的溶出曲线、杂质谱、关键理化性质应保持一致,并符合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

(4)对变更后1-3批样品进行检验,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5)对变更后一批样品进行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申请时提供不少于 3 个月的稳定性研究资料,并与变更前产品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变更后样品的稳定性应不低于变更前。

GMP指南中描述:至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浓配-稀配工艺。通过加入活性炭粉末于热的浓溶液中,以吸附分子量较大的杂质,如细菌内毒素。但该工艺有明显的缺点:活性炭中的可溶性杂质将进入药液而无法除去;容易污染洁净区和空调净化系统。从风险收益角度,更合理的配制方法是一步配制工艺,参见无菌制剂 6.1.2 溶液的配制

具体的可以根据你们的情况进行评估,这个分级的话主要还是依据指导原则和你们公司自己的文件规定和风险评估确定。依据变更分级,然后对应的是备案或者是补充申请。

2022-07-14 17:29 漆白雪黑     

您这是两步变一步,工艺步骤的变化,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验证。

2022-07-14 08:59 阳光蒲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