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的晶体形状会对固体制剂溶出度造成影响吗?
处方与工艺
2013-12-09 14:58 王晓峰     
1个回答

不同晶型的药物可能会影响其在体内的溶出度,更重要的是,对于溶出度的影响还可能造成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影响。

如果固体药物不同晶型的表观溶解度不同,是否会影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取决于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多种生理因素,包括胃肠道蠕动、药物的溶出、药物的肠道渗透性等。药物的生物药剂学分类(BCS)可作为判断多晶型问题对BA/BE影响程度的重要依据。例如,对于高渗透性药物,由于其吸收仅受溶出速度限制,不同晶型之间表观溶解度的较大差异很可能影响BA/BE;而对于吸收仅由肠道渗透性限制的低渗透性药物,不同晶型之间表观溶解度的差异对BA/BE发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此外,对于高溶解性药物,当不同晶型的表观溶解度均足够大,药物的溶出速度快于胃排空速度时,不同晶型之间表观溶解度的差异就不大可能影响BA/BE。

除此之外,原料药的晶型还可能影响药品的稳定性和制备工艺,因此在仿制药研发时应考虑多晶型对BA/BE的影响,还应考虑对制剂制备和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参考CDE发布的指导原则:药品研发中多晶型问题浅议药物晶型的分析方法介绍

FDA关于多晶型的指南: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As: Pharmaceutical Solid Polymorphism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 Information

2013-12-09 16:04 识林-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