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试验中,对于难溶性原料药,在溶出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如何确定?
分析方法
2013-11-17 09:36 识林-蓝杉     
3个回答

首先,欧洲市场,溶出介质中是不建议加入表面活性剂的,能溶多少就是多少。美国和中国市场是允许加入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来说对于放行的溶出方法,需要做到漏槽,因此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表活后溶解度的大小这个方法来确定加入表面活性剂的量。如果溶出度是用于处方筛选的,需要特别关注区分性,溶出介质也不用一定做到漏槽。做到有区分而不过度区分,这个就非常关键,建议可以通过犬的PK辅助溶出的方法开发。本人做工艺的,对分析的理解有限,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2017-08-04 14:02 Stone3     

为评价变更后样品的体外溶出特性,需要进行溶出度研究。如采用已批准的质量标准中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应通过方法学研究确认方法(包括溶出方法、介质、转速等)是否适用于变更后的样品,如果不利于有效控制样品溶出特性(如溶出介质中含有有机溶剂或者较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转速过高等),需通过比较研究修订完善或者重新建立具有区分能力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化学药品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处方工艺变更药学研究的基本考虑》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可考虑在溶出介质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他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但需充分论证加入的必要性和加入量的合理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应注意不同质量的表面活性剂对试验结果带来的显著影响。使用标准化的或高纯度的表面活性剂可避免上述影响。《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For water insoluble or sparingly water soluble drug products, use of a surfactant such as sodium lauryl sulfate is recommended (Shah 1989, 1995). The need for and the amount of the surfactant should be justified. FDA Guidance Immediate Release Solid Oral Dosage Forms Scale-Up and Postapproval Changes: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 In Vitro Dissolution Testing, and In Vivo Bioequivalence Documentation

2013-12-07 12:18 识林-编辑     

难溶性药物,可采用添加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等手段提高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以便于进行溶出度检查,采用过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则背离了模拟人体实际生理条件的原则,得到的溶出曲线接近于一般溶解性的药物,但是这样的溶出曲线在药物的质量控制中是没有意义的,它严重背离了生理条件,对药品研究指导意义很小,且过高的溶解速率很可能掩盖了制剂性能上的一些缺陷。因此应尽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溶出介质的体积需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对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由高到底分梯度进行筛选(如分别采用0.5%、0.2%、0.1%的浓度进行实验),找到溶出度测定区分能力较好的介质条件。

2013-11-20 14:58 识林-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