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开封后长期储存会产生大量内毒素吗?现有的方法如何去除辅料中内毒素?
生产管理
生物药的制剂配液工段所用的辅料如氯化钾、蔗糖,甘油这些,在非连续生产阶段,如PE袋开封后一个月内,只是双层包扎,不是无菌包装,如何防止这期间不产生内毒素?我公司的现有工艺是没有去除辅料内毒素的步骤。

且蔗糖的内毒素标准为<250EU/g,氯化钾的内毒素标准为<100EU/g,两者的标准区别较大,是因为氯化钾易吸潮的原因吗?

2024-07-12 15:45 LJAMES     
7个回答

细菌内毒素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特有成分,在菌体死亡裂解后经过一定时间(并非立即释放)释放出来。本身为大分子稳定结构,自然条件下裂解时间较长,能够被强碱、高温(180℃3-4h或250℃ 30min以上破坏。
如果辅料本身含有革兰氏阴性菌较高,对于参与反应的药用辅料来讲,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故,需要考虑开封后辅料的保存,如何能够防止被微生物污染。
现有的方法去除细菌内毒素需要和生产工艺一同考虑,脱离生产工艺的话无实际意义。

2024-07-27 15:37 用户pidx     

生物药的制剂辅料配液贮存前一般要经过除菌过滤或减菌过滤,一般控制微生物限度≤10CFU/100ml,制剂配液溶液如果需要长期贮存一般选择密闭容器,并进行稳定性研究确认保存期限。

如果是你所用的制剂辅料本身的内毒素偏高,在制剂配液前可对辅料进行除内毒素处理,再进行如上要求配液。

2024-07-25 23:21 Jenni-Lei     


对于生物药制剂配液工段使用的辅料,如氯化钾、蔗糖、甘油等,在非连续生产阶段,如果PE袋开封后仅进行双层包扎而非无菌包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防止内毒素的产生:确保辅料存储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并使用密封容器或袋子来储存辅料,减少空气接触;尽量减少辅料的暴露时间并在层流罩下进行操作;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度,定期消毒;并对辅料进行定期的内毒素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

蔗糖和氯化钾的内毒素标准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导致吸附内毒素的能力不同,辅料来源的不同处理和纯化过程,以及它们在制剂中的作用不同。蔗糖作为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可能更容易吸附内毒素,同时氯化钾较强的吸湿性可能会增加内毒素的风险,内毒素标准的设定还需要综合考虑辅料的用途、剂量等因素。

2024-07-25 11:19 xunger     

1、控制内毒素,就需要控制微生物。微生物控制住了,内毒素自然就控制住了。可以进行验证或使用前检测。

2、你所说的标准应该是你公司的内控标准。其制定可能与生产工艺、制剂用量有关。

2024-07-24 16:59 奇士     

建议你做一下辅料开封后的保存时间,按你现在的包装方式,现在的储存条件,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取样检测,看看微生物、内毒素及其他指标的趋势,确定在这些条件下的储存时间,在确定的储存时间内应该没有问题,超过储存时间就不能使用了。

2024-07-19 15:30 Sumei     
LJAMES 2024-07-22 09:47

明白了,进行相应的控制来确定。

内毒素的主要来源是革兰氏阴性菌,因此,需要控制微生物,可考虑控制辅料开封后的包装形式、贮存环境(温湿度)等方式控制微生物负载,内毒素可以通过物理吸附、超滤的方式进行去除。

2024-07-18 22:59 圣人有点冷     

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存在的致热产物(即脂多糖)。产品中内毒素来源主要是物料与生产过程中能繁殖的活性生物。详细信息可参见识林主题词:内毒素

不同物料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是根据物料的性质,用量以及工艺等进行制定的。

2024-07-15 09:59 红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