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组合系统的密封机理
图1-1 注射瓶冷冻干燥胶塞

图1-2 注射小瓶用胶塞

图3-1 冻干胶塞与西林瓶密封示意图
02 轧盖效果
图5 轧盖示意图
图6 轧盖后的样品
图7 USP <1207.3>扭力矩测试方法介绍
关于扭力矩测试目前笔者找到的两个出处:一份是GMP指南《无菌药品》-2010第9章“轧盖”技术要求中“宜对轧盖后产品进行取样,检查产品的密封完好性,如检测铝盖的扭力矩”。另一份是JB/T20005.4-2013 玻璃输液瓶轧盖机中关于轧盖质量要求是“轧盖后轧口应光滑无折皱,锁紧扭力大于2N·m,合格率大于99%”,而这份标准是适用于50~1000ml的玻璃输液瓶。JB/T 20008.3-2012 抗生素玻璃轧盖机中关于轧盖质量的检查中没有扭力矩的要求。这几份资料均是2010版GMP发布时候的资料,距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因此在参考时应注意其适用性。
前面的两种方法是很难与CCIT进行关联的,因为三指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无法进行量化,扭力矩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也很难与CCIT进行关联,因此使用这两种方法是无法直接判断轧盖后产品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在目前的生产中还在使用这两种方法的考虑是:可以作为产品密封性保证的一个手段,如果轧盖比较松的话,胶塞有可能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密封性出现问题。虽然精确度不够,但通过实时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既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太科学,也不太合理,那是否有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呢?有,那就是USP 推荐的残余密封力(Residual Seal Force,RSF)。关于这部分介绍,会在制剂生产--轧盖(2)中进行详细介绍,在第2部分中同时也将介绍“轧盖机参数设置及确认”敬请期待。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