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与森林,药企与药业
其他

满足患者需求和助力科技发展的药品监管

2021-06-20


从前一日同家人和朋友去原始森林中走路,学了一些关于树生长的知识,触发了一点感想。

森林中有很多杉树,20-30米高,长得茁壮、笔挺向上。偶遇一棵不知何故被连根拔起的树。有意思的是其树根纵深也就1米多(如下图所示)。我问朋友为何?朋友说,因为养分主要集中在地表层,根子为了吸收养分,主要长在地表层。我又问,生物体不是有自我保护意识吗?根基如此浅,不是容易倒吗?朋友说,自我保护可能是在群体层面的,而不是个体层面的。从群体上讲,倒的树毕竟少,吸收养分才是群体生存最重要的。



朋友补充说,树若是都长得好好的,都不倒,对树的群体,即森林,未必是好事。例如,森林中有时会见到几棵邻近的树长在一条线上(如左下图所示),因为它们是在一棵死去的树桩上生长出来的。这个死去的树桩,被称为 nurse tree stump(抚育树桩),因为它为其它树提供了所需的养分。个别树的死亡,为整体森林的健康茁壮生长(如右下图所示),做出了未必是情愿的贡献。



由此联想到了药品监管与药企和药业的发展。跨度是有点大,但确是直接的联想,尽管可能是因为在森林氧吧中,吸入负离子多了,想入非非了。

患者需求和科技创新是药业发展的动力。药品监管是靠促进药业健康蓬勃发展来满足患者需求。

若将药业视为森林,药企视为树,药品监管视为森林健康茁壮生长的保障体系,则有些事情就好理解了。

例如,让每家药企都顺利发展,恐怕不应是药品监管的责任;淘汰个别药企,恐怕是。再例如 , 药品监管的每一项政策或决定,对个别药企都难免可能偏严或偏松,但只要对药业整体的健康蓬勃发展有利 , 就难说不好。作为当事药企 , 自然希望得到公平对待 , 但林子大了 , 啥事没有?

到头来 , 对药品监管(生产关系)评估也许应着眼于药业的整体发展,看其是否有益于满足患者需求和助力科技发展(生产力)。试想 , 若是当初FDA坚持一切以生存期为临床金指标来评价抗肿瘤药,肿瘤患者恐怕未必会有当今这样多的药疗选择。这期间,对FDA的相关监管政策和决定,褒贬不一的声音不断。但难以否定的现实是,患者和科技都受益了。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